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提高洗涤效果,需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的类型、HLB 值、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复配情况以及环境和成本因素,以实现最佳洗涤性能。
根据污垢类型选择:
对于油性污垢,如油脂、油污等,HLB 值在 3 - 6 的表面活性剂亲油性较强,可优先选择。它们能使油污在水中形成油包水型乳液,有效乳化和分散油污。HLB 值在 8 - 18 的表面活性剂对极性较大的动植物油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去除固体污垢,如尘土、泥污等,宜选用 HLB 值在 8 - 18 的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表面活性,能降低固 - 液界面张力,使污垢更容易从物体表面脱离,并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面对混合污垢,选择 HLB 值在 8 - 18 的表面活性剂较为合适,其良好的乳化和分散能力可同时作用于油性和固体污垢。也可考虑将不同 HLB 值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
考虑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能力强,在洗衣粉、洗洁精等产品中应用广泛。但在硬水中,它会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影响洗涤效果,因此在硬水地区使用时需注意。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柔软和抗静电作用,但洗涤力较弱,且可能使衣物表面疏水,增加再次污染的可能性,一般不单独用作洗涤剂,常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稳定性高,耐硬水,在低温下仍有良好的洗涤效果,对皮肤刺激性小,适用于合成洗涤剂和个人护理产品。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耐硬水,对皮肤和眼睛刺激性小,常用于高档个人护理产品和特殊洗涤剂,但成本较高。
关注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
疏水基碳链长度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洗涤性能。一般来说,碳链较长的表面活性剂,其洗涤性能较好,但过长的碳链可能导致溶解度下降。
亲水基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离子型亲水基,如磺酸基、硫酸基等,使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去污能力;
而聚氧乙烯基等非离子型亲水基,能提高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和对皮肤的温和性。
结合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降低能力是影响洗涤效果的重要因素。降低表面张力能力越强,越能使水更好地润湿衣物和污垢,提高洗涤效果。
乳化能力也是关键性质之一。良好的乳化能力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油滴,防止油污重新附着在衣物表面。
增溶作用能使不溶于水的污垢溶解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提高洗涤效果。具有较强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
考虑复配因素:
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可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洗涤效果。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能增强去污能力,同时改善泡沫性能和耐硬水性能。
在配方中加入助洗剂,如碳酸盐、柠檬酸等,可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洗涤效果。
助洗剂能与水中的金属离子螯合,软化水质,减少表面活性剂与金属离子的反应,从而提高洗涤效率。
考虑环境和成本因素:
选择生物降解性好的表面活性剂,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类表面活性剂在使用后能迅速被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符合环保要求。
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还需考虑成本因素。
不同类型和品牌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差异较大,在保证洗涤效果的前提下,应选择成本较低的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
转载自:化工好料到haoliaodao.com
来源: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l&l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