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3月5日上午召开,3月11日下午闭幕,两会期间,多位石化行业的代表都提出以下建议:
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委员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着力推动化石能源低碳化。统筹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重点加大对页岩气、煤岩气等非常规资源规模有效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发挥对化石能源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
二是着力推动新能源发展规模化。加快推进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力度,支持“绿电直供”,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加强新型储能等技术研发,充分发挥气电调峰作用,补强调节能力短板,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三是着力推动炼油化工产业高端化。按照“绿色低碳、先进高端、市场导向、总量控制”原则,加强对炼油化工产业的引导和监管;支持企业大力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化学品等生物产业,扩大高端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的国产化规模,提高低碳和零碳高端石化产品比率。
四是着力推动环保产业优质化。以减污降碳、扩绿增长为目标,引导环保企业由单一环境要素末端治理转向跨领域、多要素、系统协调的综合治理,从传统的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
从源头上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主要聚焦“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等热点话题。
“对中国石化乃至整个能源化工行业而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一道重大考题。随着人工智能快速突破,科技浪潮正深度重构人类发展进程,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新型低碳发展范式加速破茧。能源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向科技创新要答案。”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双碳”背景下,能源行业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也备受关注。对此,马永生表示,要以推进产业结构、用能结构优化调整为重点,从源头上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文章。
推动化工行业进入有序良性竞争状态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代表刘晓华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国统一监管体系,进一步深化石化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制定行业产能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规划,建立产能动态监测平台,实时预警过剩风险。同时,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建立石化化工产品过剩产能预警清单,规范行业内企业经营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推动石化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化工中试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匹配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合理规划中试平台建设。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政府和科研院所共建“开放共享”的大型综合中试平台,深化变革中试平台建设运行的体制机制。
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建议制定行业最低使用比例,推动绿色转型。建立国家级标准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国家级检测认证机构的建设,提高其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完善设备更新政策
金陵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春生建议尽快推动三项专用设备政策配套升级与完善,进一步加大设备更新改造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适用范围和程序。
多能融合互补促进化学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绿色化工技术研发和工业化试验示范。建立健全适应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实际需要的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加大审批支持,引导跨界融合新产业模式加快发展。
多措并举解决拖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
全国人大代表、四化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鸿提出强化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落实与资金使用过程监管,修订规范合同条款,明确刚性支付时限,构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违约成本的惩戒,完善纠纷化解机制,降低维权成本。
严控乙烯、丙烯产能,助力烯烃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工商联执委、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建议出台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控制乙烯、丙烯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促进产能在全球合理布局。
转载自:化工好料到haoliaodao.com
来源:外加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