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欢迎光临广州市宝万化工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020-29087529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速戳!政府工作报告为化工行业划的重点都在这

时间:2025-03-24 10:46:13 来源:创始人 点击:0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战略衔接文件,为化工行业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报告以“法治保障、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为主线,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强污染防治、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等关键部署,这些政策导向与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度契合。

面对全球化工产业价值链重塑与国内"双碳"目标的纵深推进,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破茧成蝶"的战略机遇期。在政策暖风与市场烽烟交织的产业新周期,如何把握政策红利的战略窗口,在消费提振与科技革命的共振中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将成为化工企业赢得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命题。

1.政策基调解读

延续“稳中求进”思路,进一步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整体框架为三部分:全面总结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提出新一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2024年,我国经济在复杂严峻形势下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万亿元、增长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3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突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单位GDP能耗降幅超3%。

2025年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设定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等主要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4%、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重点推进提振消费(安排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取消)、防范化解风险(稳妥处理地方债务及房地产问题)、乡村振兴(粮食产量稳定1.4万亿斤)、绿色转型(单位GDP能耗降3%)及民生保障(扩大普惠托育、医保支付改革试点)等任务,特别强调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2025年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设定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等主要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4%、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重点推进提振消费(安排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取消)、防范化解风险(稳妥处理地方债务及房地产问题)、乡村振兴(粮食产量稳定1.4万亿斤)、绿色转型(单位GDP能耗降3%)及民生保障(扩大普惠托育、医保支付改革试点)等任务,特别强调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成为贯穿报告的主线,全文“改革”一词出现40余次,凸显政策层对制度创新的重视。报告不仅部署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标志性举措,更在消费投资、教育科技、“三农”等领域嵌入改革要求。例如,资本市场改革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与“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制度”,旨在增强市场稳定性;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则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体现系统性改革思维。这些改革设计既回应了当前经济运行的堵点,也为长远发展构建制度性保障。

在民生保障方面,报告突出“民生为大”理念,将政策导向与人民需求深度绑定。通过设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属性,并推出覆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16项具体措施。例如,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政策,直击生育成本、养老压力、城乡二元结构等社会痛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刺激内需又改善民生质量,形成政策闭环。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报告特别强调提振市场信心与社会预期。在宏观政策层面,财政赤字率首次达到4%,广义赤字规模达11.86万亿元,货币政策明确“适时降准降息”,释放强烈稳增长信号。同时,针对房地产、地方债、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提出“止跌回稳”“分类化解”等务实举措,既守住安全底线又避免过度收缩。

2025年总体政策基调延续“稳中求进”总基调,但更强调“以进促稳”,即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稳增长。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就要保证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构、政策扩张与风险防控、市场活力与民生兜底三重平衡,同时保证政策协同性增强。在政策工具上更加灵活和积极,以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

2

2.经济目标解读

通过中央加杠杆实现“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目标,精准发力、长短兼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这一目标延续了前两年的基准,但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与政策内涵。回顾过往GDP增长,2016—2023年间中国GDP总量从74.6万亿元攀升至126.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8%。增长曲线呈“波浪式前进”特征,2016—2019年增速稳定在6.7%~6.9%区间,2020—2024年受不可控因素的回落随后受政策频频发力提振最终年增速温和回落至5%。2025年政府设定5%增长目标,这一目标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

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CPI涨幅目标设定为2%左右,较此前多年维持的3%目标明显下调,这一调整目的在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近年来,受全球供应链重构、国内市场供需动态调整及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CPI涨幅连续两年处于0.2%的低位(2023年及2024年),2025年初更出现短暂通缩迹象(2月CPI同比下降0.7%),传统以“3%”为上限的目标框架已难精准适配现实需求。此次目标下调通过增强政策灵活性与预期管理效能,释放出决策层“以调整适配新常态”的信号,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如日本长期锚定2%以对抗通缩惯性)构建更加动态的调控体系。

4

3.新词汇解读

科技创新驱动与民生福祉提升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多项新概念为化工行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政策动能与战略指引。一方面,“具身智能”与“6G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化工生产向人机协同、虚实联动的智能工厂迈进——基于6G网络的超低时延特性,可实现危险反应环节的机器人精准操作与远程监控闭环,降低传统高危工艺的安全风险;同时,高速数据传输将加速化工生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时交互,推动工艺参数深度学习迭代。另一方面,“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明确指向高附加值领域,政策层将通过专项基金与税收优惠激励化工企业布局新能源材料(如固态电解质)、生物基化学品(如聚乳酸PLA)等绿色技术赛道,打破传统石化产业的路径锁定。此外,“投资于人”导向倒逼化工行业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培养氢能催化、碳捕获等前沿技术研发团队,而“零基预算”试点则倒逼企业打破“按惯例列支”的惰性,优先将资源投向碳排放核算、清洁生产工艺改造等ESG关键领域。这些新理念形成机制性推力,促使化工产业在智能升级、碳约束经营及创新生态构建上实现系统性突破,为行业破解环保约束与技术同质化困局提供新支点。

整体而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稳中求进、质效并重”为总基调,统筹提出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民生保障与信心提振四大核心任务,通过5%的GDP增速目标与2%的CPI调控区间框定经济运行边界,并以“具身智能”“6G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抓手,推动产业革新。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报告首次提出的“瞪羚/独角兽企业扶持计划”“零基预算试点”“投资于人导向”等新举措,凸显以制度创新驱动创新生态重构、以资源优化重塑发展路径的深层逻辑。这些政策释放出的信号——政府将系统引导资本流向绿色化、智能化、高附加值赛道,强化技术驱动与民生优先双轮协同——将对传统高耗能、高排放的化工行业形成结构性倒逼和系统性转型机遇。


转载自:化工好料到haoliaodao.com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0-2908752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