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合发布!燃油车限购政策或被终结?
时间:2023-09-15 10:05:41 来源:创始人
点击:0次
近日,有传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通知,从2023年9月7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不再设置或实施任何形式的燃油汽车限购政策,涵盖个人、企业和公共机构等各大购买主体。不过,全面取消燃油汽车限购的传言并不正确,是对当前提振汽车消费政策的误解。
汽车产业是塑料行业的重要下游之一。《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落地,会对上游塑料等原料市场产生关联性影响:
1.随着政策利好带来的销量提升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汽车塑料原材料的需求将实现增长;
2.产品供给质量水平的进步与提高,会要求零部件和汽车主机厂进行协调创新,进而对汽车塑料原材料的质量水平和创新性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
3.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会倒逼汽车塑料零部件企业从原材料、生产环节、运输、使用和回收各环节去进行减排低碳,以满足本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欧美国家的贸易规则。
以下是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塑料品类:
1.工程塑料:包括ABS、PC、PA、PA66等,它们在汽车上的应用包括仪表板、内饰件、车灯罩等,还有汽车充电桩和充电枪的的外壳。
2.特种塑料:包括PEEK、PPS等,它们因为其优异的性能在汽车零部件如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中有广泛的应用。
3.阻燃塑料: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等部位,需要使用到阻燃塑料。
除了上述塑料品种外,轻量化的趋势要求电池逐步减重,而减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使用改性塑料。
对于塑料生产商来说,需要关注政策动向以及汽车市场的变化,做好市场预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和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提出2023-2024年主要工作目标,以及七项主要工作举措。《工作方案》提出,2023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2024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工作方案》提出七项主要工作,分别为: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稳定燃油汽车消费、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二手车消费、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一)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好现有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究探索推广区域货运重卡零排放试点,进一步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先进适用车型,充分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稳步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二)稳定燃油汽车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在2022年购车指标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购车指标,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加强产业发展监测与市场动态评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消除地方保护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鼓励企业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车、皮卡等产品供给,深挖细分市场消费潜力。(三)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与航运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巩固扩大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汽车出口,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汽车出口优势。指导行业机构组建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促进企业之间实现信息资源、网络渠道等共建共享。研究建设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与主要出口目的国检测认证标准的统一。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合作,推动形成互相认可的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体系,为汽车企业海外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四)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二手车消费。鼓励地方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违规非标商用车淘汰报废,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推动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畅通报废回收利用渠道。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各地严格落实全面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运营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五)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水平。支持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优化完善汽车技术标准和汽车产品质量认证供给体系,引导企业通过提高汽车产品安全技术水平、降低传统燃油汽车油耗、提高新能源汽车低温适应性能等,持续提升汽车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使用。引导企业加快5G信息通信、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开发更多适合消费者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驾乘体验,催生更多购买需求。(六)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和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联盟、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长效机制稳定供给。组织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组织开展“1+N”制造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动态监测链上企业供应变化趋势,及早识别供应链安全风险。(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落实《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优化配套环境。鼓励各地科学预测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做好城市及周边县乡村公共充电网络布局规划,推动充电设施布局建设、配套电网扩容改造有序开展。鼓励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光储充放”一体站等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引导地方对高速公路、乡镇等保障型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支持,加大行业扶持力度。鼓励地方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